認識反轉型態:什麼是雙頂型態與雙底型態?

雙頂型態與雙底型態基礎學習

前言

耽誤非常久的技術分析學習文章來了,如果有看過我前面介紹K線型態壓力支撐趨勢線的學習文章,應該會對技術分析有基礎的認識,接下來繼續帶大家深入學習。

深入技術分析的下一個章節:圖形型態學。

我認為搞懂圖形型態學才算把技術分析的基礎知識完成,未來假如有多餘時間,我會再分享更進階的內容給大家。

學習是一步一步的過程,我們不會還沒學會騎腳踏車就想騎機車;同理,如果技術分析的基礎知識還沒有打穩,只是一直想找尋更進階更神秘的交易技術,往往只會讓自己碰上更多挫折。

加上我自己在外匯市場七年多的經驗,循序漸進且一步一步走穩,才是學會交易最佳的捷徑。

 

什麼是圖形型態學?

價格在橫向移動的過程中,不管是上漲或下跌,都會形成連續不間斷的趨勢,我們可以從過往趨勢移動的軌跡去進行未來方向的預測。

除了可以應用我之前分享過的技術指標之外,在技術分析的方法中,可以透過圖形型態來判斷未來趨勢行進的方向。

如果你是已經熟練技術指標的投資人,搭配上接下來要學習的圖形型態,可以大大提升判斷趨勢方向的成功率。

 

許多投資人把在歷史發生改變或影響走勢的軌跡歸納整理,統整出幾種常見的圖形,當這些型態出現時,表示趨勢將有一定機率會發生變化。

但是有變化不代表一定會改變方向,有時依然會維持原有的軌跡繼續移動。

我們只要熟記這些型態,對自己未來預測市場的方向會有許多幫助。

 

圖形型態學的分類中,把改變原有方向的型態稱為反轉型態;維持原有方向的型態稱為延續型態。

接下來我會一一為大家詳細介紹這兩種型態,以及各自有包含哪些圖形?

首先,我先帶大家認識反轉型態。

 

什麼是反轉型態?

當價格結束一段上漲或下跌的趨勢時,會開始進行橫向的上下震盪,表示多空雙方正展開激烈的拉鋸戰,而最終勝出的一方,將會主導趨勢的新走向。

而反轉形態代表的就是原有的方向被逆轉,價格開啟新的反向趨勢。

假設原本是多頭方向,後來逆轉變成空頭方向;反之,原本空頭方向,後來轉成多頭方向。

 

價格在上漲或下跌的末段時,會進行橫盤整理,這時候代表多空雙方的拉鋸戰,但最後是逆勢的一方獲勝,把趨勢逆轉方向。

在這過程中,價格上下橫盤整理所形成的型態,我們稱為反轉型態。

經過歸納與整理,市場上常見的反轉型態:

  • 雙頂型態(Double Top)與雙底型態(Double Bottom),也稱為M頭與W底
  • 頭肩頂型態(Head and Shoulders Top)與頭肩底型態(Head and Shoulders Bottom)
  • 三重頂型態(Triple Top)與三重底型態(Triple Bottom)

 

除了上方這三種之外,還有一些比較少見的反轉型態,例如V形型態、圓弧型態、擴散型態、…等,但我們只教常見的型態,避免大家要記太多容易搞混,最後導致適得其反。

我總共會分三篇各別介紹這三種常見的反轉型態,那我們就趕快開始吧!

 

雙頂型態(M頭)

第一個為大家介紹的反轉型態為雙頂,也有人稱為M頭或M頂。

趨勢在向上移動的過程中,所形成的歷史軌跡,在近期相對高點的位置,形成兩個高度相近的頂點,我們稱為雙頂型態。

因型態有點神似英文字母"M",所以也有另外一個名稱為M頭。

早期還有聽說一種說法,看起來像兩座近鄰的山峰,因此,有些人也會稱為雙峰。

雙頂型態

 

形成過程

當趨勢往上移動時,碰到一個阻力區域,價格因無法突破往上,而開始下跌回落,不過之後又重新繼續上漲,但還是無法突破先前碰到的區域,價格再次回落下跌,上方區域成為了這段趨勢強力的壓力阻擋區。

 

所以我們從理解整個形成的過程,可以判斷當出現雙頂時,代表上漲動力最終被空方壓制成功,接著趨勢將迎來轉向,開啟新的下降趨勢。

雙頂型態形成過程

 

交易規劃

理解完雙頂的形成過程後,接下來要知道當發生雙頂型態時,我們可以如何應變。

 

首先,我們需要找出反轉型態最重要的頸線。

頸線就是讓趨勢再次上升的關鍵區域。

我們從趨勢在第一次下跌回落後,所碰到底部轉向的位置,作為關鍵的支撐區域,也就是下圖所示的B點。

從B點的價格水平畫一條線,這條線稱之為頸線。

實務上很多時候,頸線不一定是水平方向,有時候因轉折點高低不同,導致頸線會有傾斜角度,但不影響頸線的功能。

雙頂型態頸線位置

 

接著,我們下一步就要觀察,當價格從C點回落之後,是否有效突破頸線。

當價格確認跌破頸線,下跌的距離會等於頸線到頂點的距離,也就是BC連線的垂直距離。

雙頂型態目標區域

 

總結來說,當價格跌破頸線,我們可以順勢進場做空,止損在頸線上方,而目標可以設定在BC距離等長的區域。

 

回測頸線

這邊額外要補充說明,還記得我在趨勢線的實戰技巧篇有提到,價格突破壓力支撐或趨勢線之後,會有機率發生回調的情況。

當價格跌破頸線時,也有一定會機率發生回調,我們稱為回測頸線,也有些人稱回抽頸線或回調頸線。

雙頂型態回測頸線

 

意思指價格穿過頸線往下之後,會再次回來觸碰頸線的區域,接著才繼續下跌。

依照我過往的經驗,回測頸線跟未回測頸線發生的機率幾乎是一半一半。

所以如果價格在跌破頸線的第一時間,錯過立即進場的時機,可以等待回測頸線的時候,也是比較好的進場成本。

止損可以設置在頸線的上方,如果價格上漲回頸線上方區域,代表雙頂型態失效,我們也可以趕緊止損出場。

雙頂型態進場方法

 

到底該不該等待回測頸線?

這題其實沒有標準答案。

如果要等待回測頸線,有可能會因為下跌力道強勁,價格直接下跌到目標區域,而錯過這次的獲利機會。該不該的抉擇就端看投資人自己的想法。

 

案例分析

搭配一個實際的案例與讀者們說明。

澳美兌雙頂範例

 

上圖為澳美兌的走勢圖,由歷史軌跡可以看出整個雙頂形成的過程。

趨勢一開始維持上升走勢,直到碰到第一個阻力點,價格回落下跌,接著第二次上升還是被阻擋,價格再次下跌,形成兩個高度相近的頂點,之後趨勢轉向,開啟下跌趨勢。

當雙頂的兩個高點產生後,我們可以從低點處找出頸線的位置,觀察價格是否有效跌破頸線。

價格跌破頸線是一個明顯的進場訊號,大多投資人都會把握這個交易機會。

而就如前面所說,價格跌破頸線之後,可以考慮進場,或是等待是否有機會發生回測頸線。

由圖可以看出,澳美兌這個雙頂型態有回測頸線,所以就算在一開始沒進場到的投資人,可以在回測頸線時,把握機會進場,目標可以預估頸線下方的距離等於頸線到頭部的垂直距離。

 

雙底型態(W底)

接下來第二個為大家介紹的反轉型態為雙底,也有人稱為W底。

趨勢在向下移動的過程中,所形成的歷史軌跡,在近期相對低點的位置,形成兩個相近的低點,我們稱為雙底型態。

因型態有點神似英文字母"W",所以也有另外一個名稱為W底。

雙底型態

 

形成過程

當趨勢往下移動時,碰到一個阻力區域,價格因無法突破往下,而開始轉向上漲,不過之後又重新下跌,但還是無法突破先前碰到的區域,價格再次站穩上升,下方區域成為了這段趨勢強力的支撐阻擋區。

 

所以我們從理解整個形成的過程,可以判斷當出現雙底時,代表下跌動力最終被多方抵抗成功,接著趨勢將迎來轉向,開啟新的上升趨勢。

在股票市場中,第二次形成的底谷,被視為空方再次進攻失敗的警訊,表示多頭力道贏過空頭力道,也就是俗稱的站穩第二隻腳,價格即將迎來上漲。

雙底型態形成過程

 

交易規劃

理解完雙底的形成過程後,接下來同樣要知道當發生雙底型態時,我們可以如何應變。

 

與雙頂型態相同,我們需要找出最重要的頸線。

頸線就是讓趨勢再次下跌的關鍵區域。

我們從趨勢在第一次上漲回升後,所碰到頂部轉向的位置,作為關鍵的壓力區域,也就是下圖所示的B點。

從B點的價格水平畫一條線,這條線稱之為頸線。

再次說明,頸線不一定是水平方向,有時候因轉折點高低不同,頸線會有傾斜角度。

雙底型態頸線位置

 

找到之後,我們下一步要觀察,當價格從第二隻腳(C點)回升之後,是否有效突破頸線。

 

如果價格確認漲破頸線,上漲的距離一樣等於頸線到底點的距離,也就是BC連線的垂直距離。
雙底型態目標區域

 

如同雙頂型態的進場規劃,止損可以在頸線下方,而目標設定在BC距離等長的區域。

 

回測頸線

當價格漲破頸線時,也會有機率發生回測頸線。

雙底型態回測頸線

 

價格突破頸線往上之後,會再次回來觸碰頸線的區域,接著才繼續上漲。

回測頸線跟未回測頸線發生的機率大約是一半一半,所以就看你是否要等待回測頸線再進場。

雙底型態進場方法

 

止損可以設置在頸線的上方,如果價格跌回頸線下方區域,代表雙底型態失效,我們也可以趕緊止損出場。

 

案例分析

搭配一個實際的案例與讀者們說明。

鎊日兌雙底範例

 

上圖為鎊日兌的走勢圖, 可以看出前期為強勢的下降趨勢,但在底部碰到多頭支撐,形成雙底型態,將方向逆轉往上,開啟上升趨勢。

當雙底的兩個低點產生後,我們一樣找出頸線的位置,觀察價格是否有效突破頸線。

而就如前面所說,價格突破頸線之後,可以考慮進場,或是等待是否有機會回測頸線。

 

雙頂與雙底總結

1.價格在橫向移動的過程中,不管上漲或下跌,都會形成連續不間斷的趨勢,我們可以從過往趨勢移動的歷史軌跡去進行未來方向的預測。

2.這些歷史軌跡經過歸類整理,統整出幾種常見的圖形,當這些型態出現時,表示趨勢將有一定機率會發生變化。改變原有方向的型態統稱為反轉型態;而維持原有方向的型態稱為延續型態。

3.當價格結束一段上漲或下跌的趨勢時,會開始進行橫向的上下震盪,表示多空雙方正展開激烈的拉鋸戰,但最終趨勢產生反轉,而這過程中,震盪形成的軌跡稱為反轉型態。

4.常見的反轉型態:

5.趨勢在向上移動的過程中,所形成的歷史軌跡,在近期相對高點的位置,形成兩個高度相近的頂點,我們稱為雙頂型態。因型態有點神似英文字母"M",所以也有另外一個名稱為M頭。

6.趨勢在向下移動的過程中,所形成的歷史軌跡,在近期相對低點的位置,形成兩個相近的低點,我們稱為雙底型態。因型態有點神似英文字母"W",所以也有另外一個名稱為W底。

7.價格跌破雙頂的頸線時,下跌距離約等於頸線到M頭頂部的距離。

8.價格突破雙底的頸線時,上漲距離約等於頸線到W底底部的距離。